自然资源与环境遥感调查技术要求(1∶10000)(DB23T 2761–2020)

 

4                      总则

 

4.1                      目标与任务

110000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的目标与任务是: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利用遥感技术手段,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自然资源因子的演变过程及其变量进行调查监测,研究其分布现状,总结其变化规律,开展综合研究与评价,为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基础资料与    策依据

4.2                      调查区范围

应根据目标任务和实际工作需求确定可按自然地理单元行政区划经济建设重点区工程建设区地质成矿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和国际标准图幅等来确定

4.3                      调查部署原则

4.3.1                      充分利用以往相关成果资料,掌握最新遥感影像数据资料,开展区域性自然资源因子综合    ,形成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研究成果

4.3.2                      充分利用遥感技术最新理论和方法,结合其应用特点和效果,开展调查与监测

4.3.3                      采用室内解译与野外调查验证有机结合的原则,确保成果质量和可信度

4.4                      调查流程

调查流程可分为资料收集设计编写遥感影像接收初步解译野外踏勘详细解译野外调查验证综合解译成果图件编制数据库建设成果报告编写成果评审验收成果资料汇交等

4.5                      调查方法

紧密围绕目标任务,在系统地分析和利用前人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以最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以多期次遥感影像数据为监测对比数据,充分发挥3S 技术优势,采取室内解译与野外实地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区域性多要素110000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

4.6                      调查内容

4.6.1                      自然资源现状调查

基于最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开展区域性自然资源因子分布现状遥感解译,形成自然资    现状基准数据

4.6.2                      自然资源遥感监测

基于多期次遥感影像数据,开展区域性自然资源因子变化信息遥感解译,形成自然资源监测    ,监测周期按实际需要可设定为1季度半年1……

 

4.7                      精度控制

 

4.7.1                      最小上图图斑

自然资源因子图上面积大于或等于4mm2 的图斑可上图表示;对于河流湖泊等在生态环境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图斑,其独立图斑面积大于或等于1mm2  的可上图表示线状地物长度大于或等2cm 的可上图表示,上图水系宽度大于或等于0.5mm 的用双线表示,小于0.5mm 的用单线表对于小于以上系列标准的单个要素应做适当夸大表示,对图上规模小于该标准的密集分布的 个要素应做适当归并表示

4.7.2                      面积量算精度

应按照 DZ/T0190的规定执行

4.8                      调查成果提交

提交的成果资料应包括技术设计书技术成果报告成果报告附图和附表遥感解译矢量数据影像数据野外验证数据统计报表设计审批意见成果审查意见及其他相关资料,存储方式分为   质和电子两种形式

5                      资料收集

 

5.1                      遥感影像

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应优于1m,为了保证调查成果的可比性,同一地区不同期次的监测遥感影像宜保持接收时相一致云雪覆盖大缺失空间分辨率不够等质量不满足要求的遥感影像, 可作为遥感解译数据源

5.2                      已有成果资料

调查工作开展之前,应充分收集前人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资料,主要包括:

a)       区域行政区划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土地覆被水文气象矿产人口经济等资料;

b)       自然资源调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已取得成果资料;

c)       不同区域相关专业遥感综合调查成果资料

5.3                      地形资料

应收集比例尺为110000或大于110000最新版地形图,或相应比例尺的地形数据资料程数据资料

6                      设计书编写

 

6.1                      设计书编写依据

设计书是开展调查工作的依据,应在充分收集和研究以往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由设计书编写    位根据任务书或合同书,以及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的要求编写

 

6.2                      设计书编写要求

设计书应依据充分,工作部署合理所设计的工作内容实物工作量预期成果满足任务书或 同书要求,技术路线与工作方法清晰明确,组织管理到位,经费预算科目合理,可操作性强表达内容应全面,文字精练重点突出,附图附表齐全规范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110000)设计书编写提纲可参见附录 A.1

6.3                      设计书报批

设计书应报上级主管部门或任务委托单位审查批准之后实施

7                      遥感数据接收

 

7.1                      遥感影像质量控制

对接收到的遥感影像,应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遥感影像的质量要求如下: a)遥感影像应层次丰富纹理清晰色调均匀反差适中;

b)                      img5遥感影像上的单景云雪量应小于5 ;

c)                      img6img7相邻影像之间应有10   以上的重叠度,特殊情况不少于2   ;

d)                      img8遥感影像应对调查区100   全覆盖;

e)                      正射校正后影像的相对误差和重叠误差应满足表1的限差

1 误差限差

单位为像素

 

限差类别

地形类别

平原

丘陵

中低山

相对误差限差

2

3

4

重叠误差限差

1

1

2

 

 

7.2                      遥感影像处理

遥感影像处理应包括图像噪声处理波段组合图像融合几何校正图像镶嵌和图像增强等,应按照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T15968)的规定执行

8                      野外踏勘与建立解译标志

 

8.1                      野外踏勘

野外踏勘应在遥感初步解译工作之后进行目的是从整体上对工作区域进行概略性了解,   认识其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社会经济交通状况等,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必要的验证, 对自然资源因子的分类构成和圈定规则进行实地核查,建立各类自然资源因子的遥感解译标志   外踏勘的路线应贯穿主要自然资源因子类型

 

8.2                      自然资源分类

自然资源分类应与国家行业部门制定的分类标准相一致

8.3                      建立解译标志

基于遥感影像数据,根据自然资源的分类,选择典型地区,实地观察不同地区各类型自然资源因子与不同时相不同类型遥感影像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遥感影像上显示出的色调形状纹理结相关布局等影像特征,分别建立各类自然资源因子的遥感解译标志,为进一步开展室内详细解    提供依据

9                      自然资源遥感解译

 

9.1                      遥感解译原则

自然资源因子类型复杂,在遥感解译过程中应遵循先易后难由点到面分级分类逐步解译原则,各种分析判别方法有机结合交错使用解译时应参考自然资源生态地质环境相关调查 ,并借助专业知识,必要时可使用多种遥感数据源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解译的准确性

9.2                      遥感解译精度

采用优于1m 的空间分辨率影像,解译过程中应将影像放大至12500比例尺后进行解译

9.3                      遥感解译方法

9.3.1                      初步解译

初步解译应在野外踏勘之前完成,为踏勘工作提供依据根据建立的各类自然资源因子遥感   译标志,借助空间数据处理软件,选择调查区域代表性地域,采用较圆滑的曲线,精准勾绘不同类型 不同级别自然资源因子的空间范围,划分图层,添加属性开展野外踏勘之后,还要对初步解译阶 建立的遥感解译标志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指导后期的详细解译工作

9.3.2                      详细解译

详细解译应在野外踏勘结束后全面野外调查验证开始之前完成,是野外核查的重要资料依据 根据完善后的遥感解译标志,修改初步解译成果,总结经验,开展工作区全域各类自然资源因子边 的精准勾绘,进行准确的图层划分和属性录入并填写解译记录表,记录内容应符合附 B

9.3.3                      综合解译

9.3.3.1                      综合解译应在野外调查验证基本完成后进行目的是结合野外调查验证结果,对详细 译成果进行修改与完善,形成最终的正确解译成果,为区域性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提供精准的    量成果

9.3.3.2                      综合解译阶段应进行遥感解译成果与以往专业成果的对比分析,综合考虑自然地理地形 人文经济等客观影响因素,各种判别方法有机结合,保证解译图斑的定性定位正确,边界勾绘精,图层划分无误,属性内容无错漏,综合解译成果应真实客观地反映自然资源的现状与变化信息

 

10                      野外调查验证

 

10.1                      野外调查验证目的

野外调查验证是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过程,目的是对室内遥感 译成果的可靠性进行全面查证,核实疑问图斑,补充遗漏信息,修改错判结果,提高最终解译成果 质量和正确率

10.2                      野外调查验证内容

野外调查验证内容如下:

a)       自然资源因子分类划分的正确性;

b)       自然资源因子解译标志的可靠性;

c)       自然资源因子解译图斑的空间位置形态圈定边界范围勾绘的准确性;

d)       自然资源因子变化信息提取的正确性;

e)       解决室内解译中的疑点难点

10.3                      野外调查验证方法

img9野外调查验证工作应采取点线结合,区域控制,重点地区详细调查验证的方法室内解译效    较好的地段主要以点验证为主;解译效果中等的地段布设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路线进行验证;解译效果较差的地段重点地区采用扫面方式详细验证,保证疑问图斑的野外调查验证率达到100   

10.4                      野外调查验证要求

野外调查验证图斑类型原则上要涵盖所有需调查自然资源因子大类根据遥感影像的可解译程度前人研究成果交通和自然地理条件,综合考虑并确定需验证的图斑,一般对综合条件较差    地区解译标志不明显的自然资源因子要加大抽样调查数量

10.4.1                      野外调查验证点线路布设

野外调查验证点和路线的布设要求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调查路线宜采用穿越法为主,追索 线为辅助的方式下列区域均应布设验证点及路线:

a)       自然资源分类不明确的区域;

b)       自然资源间分布界线不清晰的区域;

c)       自然资源变化类型变化范围不明确,存在疑问的区域;

d)       自然资源变化大(特别是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区域;

e)       解译成果与以往资料对比有较大差别的区域;

f)       解译中取得新发现新认识的区域;

g)       生态环境评价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区域;

h)       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区域; i)需要重点调查或采集样本的区域

10.4.2                      野外调查验证点定位

采用手持 GPS地理坐标和微地貌相结合的方法定位,并配备照相机手持测距仪等所有仪器

6

 

11.1.3                      地图投影方式采用高斯  克吕格投影,3度分带

11.2                      地理底图选取

地理底图应采用最新的地理要素底图,包含行政区划界线城镇居民地交通水系高程等 如收集到的地理底图部分要素与现状不一致,应以最新时相遥感影像作为参照进行修编

11.3                      成果图件制作

以编制好的110000地理底图为底,叠置区域内经检查无误的最终解译矢量成果(线),进行全要素图形整饰后形成成果图

12                      数据库建设

自然资源遥感解译数据图层划分属性数据结构参见附 D

13                      成果报告编写

 

成果报告附图附表是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的最终成果,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成果报告应客观反映工作区域自然资源分布现状与变化的真实情况,重点阐述所采用的 术方法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取得的成果,综合分析评价工作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 ,探索人类活动产生影响的程度,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

b)       成果报告应文字精练图文并茂层次清晰主体突出各章节观点统一协调,体现出报告 综合性和逻辑性,附图附表附件齐全完整;

c)       附图应包括自然资源遥感调查图自然资源遥感监测图和生态环境评价图;

 

 

 

                A

(资料性附录)

技术文档编写提纲

 

A.1                      设计书编写提纲

A.1.1                      第一        

A.1.1.1                      第一        项目基本情

项目来源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工作起止时间工作目标与任务

A.1.1.2                      第二        工作区概

工作区位置范围自然地理气候交通水域社会经济概况

A.1.1.3                      第三        实物工作

依据任务书或合同书,确定实物工作量

A.1.1.4                      第四        预期成

预期成果应包含文字报告统计报表成果图件等

A.1.2                      第二        已有工作基

A.1.2.1                      第一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程

A.1.2.2                      第二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程

A.1.2.3                      第三        自然资源调查程

A.1.2.4                      第四        以往成果评

分析已有工作基础,提出存在问题,明确调查方向

A.1.3                      第三        技术路线工作方法与技术要

A.1.3.1                      第一        技术路线

设计采用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附技术路线框图

A.1.3.2                      第二        工作方

逐条说明每个工作步骤设计采用的工作方法,可分为资料收集遥感影像接收建立解译标志 自然资源因子解译野外调查验证成果图件编制成果综合整理与提交等

 

A.1.3.3                      第三        技术要

分别列出应执行的技术标准应遵守的相关规范和要求

A.1.4                      第四        工作部署及进度安

A.1.4.1                      第一        工作部

提出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部署原则,合理布局调查工作,附工作部署图

A.1.4.2                      第二        进度安

按月分解工作内容,列出工作计划

A.1.4.3                      第三        绩效管理计

明确绩效目标,合理设定产出指标效益指标,附绩效目标申请表

A.1.5                      第五        组织管理及保障措

A.1.5.1                      第一        组织管

组织机构人员安排管理方式及措施

A.1.5.2                      第二        质量保

三级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监督机制成果质量保障措施

A.1.5.3                      第三        安全保密措

安全生产资料保密保障措施

A.1.6                      第六        经费预

根据项目类型准确选择预算类别,明确预算编制依据,详细列出各科目经费支出安排,附预算编制说明

A.1.7                      第七        其他需要说明问

A.2                      成果报告编写提纲

A.2.1                      第一        

A.2.1.1                      第一        项目概

项目来源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工作起止时间工作目标与任务

A.2.1.2                      第二        工作区概

工作区位置范围自然地理气候交通水域社会经济概况;以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矿山 质环境及自然资源调查工作程度,分析已有工作基础,并提出存在问题

 

A.2.1.3                      第三        工作完成情

工作实际投入人员,所设计的工作内容实物工作量科技创新目标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

A.2.1.4                      第四        经费执行情

详细列出各科目经费支出数值执行比率,说明剩余经费的使用情况,综合评述预算支出合    ,附第三方审计报告

A.2.1.5                      第五        提交成

提交成果的类型名称数量,应包含文字报告统计报表成果图件等,附图附表齐全,满足任务书或合同书要求

A.2.2                      第二        技术路线与工作方

A.2.2.1                      第一        技术路线

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附技术路线框图

A.2.2.2                      第二        工作方

逐条说明每个工作步骤所采用的工作方法,可分为资料收集遥感影像接收解译标志建立 然资源因子遥感解译野外调查验证成果图件编制成果综合整理及提交等

A.2.2.3                      第三        技术要

分别列出所执行的技术标准遵守的相关规范和要求

A.2.2.4                      第四        质量评

对遥感影像解译矢量成果野外调查验证工作成果图件数据入库成果等的质量进行全面综合评述

A.2.3                      第三        自然资源遥感现状调

A.2.3.1                      第一        自然资源分布现

分类统计各类自然资源因子图斑数量周长面积,简述自然资源因子分布现状,附自然资源    状统计简表自然资源遥感调查图

A.2.3.2                      第二        自然资源现状分

综合分析研究工作区内自然资源分布特点及规律

A.2.4                      第四        自然资源遥感动态监

A.2.4.1                      第一        自然资源变化情

分类统计各类自然资源因子图斑变化类型变化数量周长面积,简述自然资源因子变化情况,

 

附自然资源各期次监测统计简表自然资源遥感监测图

A.2.4.2                      第二        自然资源变化分

综合研究工作区内自然资源变化情况,总结变化规律,分析引发变化原因

A.2.5                      第五        生态地质环境评

A.2.5.1                      第一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方

说明选取的评价因子确定的评价因子权重使用的评价方法及运算过程

A.2.5.2                      第二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结

阐述评价结果,附生态环境评价图

A.2.5.3                      第三        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分

综合分析工作区存在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A.2.6                      第六        成果综合整理与提

 

A.2.6.1                      第一        数据库建

入库内容图层划分属性结构字段设定与物理存储路径

A.2.6.2                      第二        成果数据整理与提

文件命名数学基础数据提交格式和存储介质

A.2.7                      第七        

A.2.7.1                      第一        取得成

自然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工作所解决的资源环境和基础地质问题,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    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以及其他进展与成果等

A.2.7.2                      第二        存在问题与建

总结工作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工作建议

 

 

 

 

 

 

                D

(资料性附录)

数据库入库格式参考表

 

 D.1为自然资源遥感解译数据图层划分表

 D.1   自然资源遥感解译数据图层划分表

序号

分类

图层类型

是否赋属性

1

林地资源

2

草地资源

3

 

水资源

线

4

湿地资源

5

耕地资源

6

矿产资源

:林地资源可分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草地资源可分为高覆盖草地中覆盖草地低覆盖草地;湿地  源可分为季节性湿地水域类湿地沼泽类湿地人工湿地;矿产资源可分为矿产资源开发占地矿产资源开发恢复治      土地

 D.2为面状自然资源遥感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

 D.2   面状自然资源遥感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

字段名称

字段编码

数据类型

字符长度

必填

数据项描述

现状编码

XZTBBM

长整型

10

按工作需要制定规则,依次进行编码

分类

FL

字符串

20

自然资源分类类型名称,如耕地林地 

分类编码

FLBM

字符串

4

对应以上分类类型的编码

图斑面积

TBMJ

双精度

 

单位为平方米(m2),精确到小数点后2

图斑周长

TBZC

双精度

 

单位为米(m),精确到小数点后2

备注

BZ

字符串

100

补充说明

 D.3为线状自然资源遥感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

 D.3   线状自然资源遥感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

字段名称

字段编码

数据类型

字符长度

必填

数据项描述

现状编码

XZTBBM

长整型

10

按工作需要制定规则,依次进行编码

分类

FL

字符串

20

自然资源分类类型名称,如耕地林地 

分类编码

FLBM

字符串

4

对应以上分类类型的编码

 

 D.3   线状自然资源遥感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

字段名称

字段编码

数据类型

字符长度

必填

数据项描述

名称

BSMC

字符串

20

河流名称

图斑长度

TBCD

双精度

 

单位为米(m),精确到小数点后2

图斑宽度

TBKD

双精度

 

平均宽度,单位为米(m),精确到整数

备注

BZ

字符串

100

补充说明

 D.4为面状自然资源遥感监测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

 D.4   面状自然资源遥感监测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

字段名称

字段编码

数据类型

字符长度

必填

数据项描述

变迁编码

BQMZBM

长整型

10

按工作需要制定规则,依次进行编码

起始分类

QSFL

字符串

20

自然资源因子变化前分类类型名称

起始编码

QSBM

字符串

4

自然资源因子变化前对应以上分类类型的编码

终止分类

ZZFL

字符串

20

自然资源因子变化后分类类型名称

终止编码

ZZBM

字符串

4

自然资源因子变化后对应以上分类类型的编码

图斑面积

TBMJ

双精度

 

单位为平方米(m2),精确到小数点后2

图斑周长

TBZC

双精度

 

单位为米(m),精确到小数点后2

变迁类型

BQLX

字符串

10

自然资源因子的稳定增加减少新生消亡

备注

BZ

字符串

100

补充说明

 

 D.5为线状自然资源遥感监测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

 D.5   线状自然资源遥感监测解译图层属性数据结构表

字段名称

字段编码

数据类型

字符长度

必填

数据项描述

变迁编码

BQXZBM

长整型

10

按工作需要制定规则,依次进行编码

起始分类

QSFL

字符串

20

自然资源因子变化前分类类型名称

起始编码

QSBM

字符串

4

自然资源因子变化前对应以上分类类型的编码

终止分类

ZZFL

字符串

20

自然资源因子变化后分类类型名称

终止编码

ZZBM

字符串

4

自然资源因子变化后对应以上分类类型的编码

图斑长度

TBCD

双精度

 

单位为米(m),精确到小数点后2

图斑宽度

TBKD

双精度

 

平均宽度,单位为米(m),精确到整数

变迁类型

BQLX

字符串

10

自然资源因子的稳定增加减少新生消亡

备注

BZ

字符串

100

补充说明

 

 

 

                        

 

 

[1]  DD200402   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总则(试行)

[2]  DZ/T02652014   遥感影像地图制作规范(150000/1250000)

[3]  DZ/T02642014   遥感解译地质图制作规范(1250000)

[4]  DD201103   遥感地质解译方法指南(1500001250000)

[5]  DZ/T01902015   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定(150000)

[6]  DZ/T02962016   地质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要求(1250000)

[7]  DZ/T01512015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自然资源调查院、东北林业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哈尔滨自然资源综 合调查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宇雪、初禹、李继红、周传芳、杨冬梅、高楠、姜侠、王少华、王文东、金晶泽、 杨汉水、周向斌、穆晶、穆明、邓莎莎、郭令芬、毛龙、陈卓、薛广垠、张巍、王菲。

本标准来自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创建时间:2022-01-18 20:29